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食品饮料 > 正文

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食堂将成团餐的新“战场”

07/24
2020
来源
中国食品网
分享
受疫情的催化作用,“社区”商业这块大蛋糕,正吸引众多玩家争相布局。 对团餐行业而言,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频繁被媒体称作政府“民生工程”“助老服务”的社区养老食堂,会是下一个“战场”吗? 专业第三方运营商入驻社区食堂 全国各地的社区食堂从运营主体、运作模式、就餐环境到就餐服务,形式多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募捐或者由社区自运营的免费食堂或爱心餐食堂。 比如,武汉市江零社区爱心食堂2017年底运行,主要为老人提供放心低价的爱心餐,65岁以上老人可享受7元两荤一素的爱心餐;安徽合肥瑶海区填海巷社区大食堂2018年2月正式挂牌,主要针对辖区内80岁以上孤寡、独居老人和70岁以上残疾、低保老人,提供免费服务。 近年来,这类社区养老食堂日渐将服务群体,由社区老年群体扩大到全体社区居民,通过政府引导、引进专业餐饮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成为介于团餐与社餐之间的“另类”社区食堂。 转型的通常做法是,社区食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运营商,其中既有具备品牌影响力、多元化发展的专业团餐公司,也有政府引进并培育的专注社区养老的专业公司,主动进入社区餐饮并专注服务这一细分市场的公司也已出现。 浙江杭州第一家社区老年食堂“翠食坊”,至今已经运营了整整17年,原本为社区自办,2018年10月为提高服务质量,由第三方社会组织入驻管理。2019年发现运营方从服务理念到菜肴味道,无法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后经居民代表民主投票,食堂更换新的运营商。 老龄化社会加速,政策助推社区食堂市场 近年来,社区食堂之所以能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离不开政府的助推。而政府助推的社会大背景,则是中国老龄社会的加速到来。 中国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中国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 由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我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2020年至2035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峰值并进入长期负增长阶段,达到峰值的时间在2030年左右,峰值人口为14.2亿人到14.4亿人,此后总人口将开始进入负增长时期。2050年人口规模将下降至13.6亿人到13.8亿人。 人口老龄化将为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传统的家庭观念,也使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保障,成为解决我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理想模式。 要破解居家养老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6〕200号)、《民政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19〕57号),以及各地关于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 在山东、安徽、重庆、青海、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被列入试点的地区,政府除了财政资金支持,还有诸如街道社区免费提供养老助餐机构用房、税收优惠等政策,随着养老助餐工程风风火火地推进,社区食堂建设也纷纷被列入各地重要的“民生工程”。 当下,经历一定阶段的试点后,鼓励市场运作,采取第三方运营、与餐饮机构门店合作、开放养老机构食堂等多种形式运营助餐机构,实现社区食堂的品牌化、连锁化经营等,正在形成新风潮。 公益属性+微利 社区食堂的市场化探索步伐加快 荤素搭配、菜品丰富、经济实惠、老少咸宜……各地社区食堂的亮点,赢得了上至政府、下至消费者的交口称赞。与此同时,第三方运营商的市场化运作,也刚刚起步。 对团餐企业和专业餐饮公司来说,入局并不意味着成功,依旧要进一步探索运营模式。 首先,社区食堂的市场需求旺盛,潜在市场规模庞大。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社区食堂的目标消费群体,除了老年人,还有数量庞大的不会做饭的青年人、家里有孩子不方便煮饭的家庭、双职工家庭等,许多人备受“在家做饭麻烦,在外吃又贵又担心不安全”的困扰。 从服务社区老年人到覆盖、惠及更多社区人群,为他们提供营养健康、品种多样、便宜实惠、有食品安全保障的餐品,还有哪种餐饮业态比团餐更适合?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绿色便民大食堂,已经成为当地“网红”,也是其他地域社区食堂建设前去青岛的必参观学习之地。据报道,现在该食堂每天有七八百人前去吃饭,一小半是社区居民,更多的是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 其次,社区食堂之所以能做到经济实惠,与政府财政补贴不无相关。公益属性、兼具微利,是绝大多数市场化运作的社区食堂特色。 2011年,江西南昌市东湖区通过政府补贴创办了6家社区食堂,让居民5元就能吃到三菜一汤。但没过多久,随着政府补贴断供等原因,其中4家社区食堂已经消失,后来仅剩的2家也转向市场化,社区食堂颇有“名存实亡”的意味。 第三方运营商如何趁着政策东风,摸索并趟出一条社区食堂市场化运营的新路,步伐必须加快。 再次,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餐饮的需求标准不断提升,人们对社区食堂的要求,从吃快、吃饱到要求食材健康、品牌食材,乃至餐厅卫生和环境等,都有着高要求。 原本轻资产运作的团餐企业,从选址装修到人员运营,对社区食堂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模式也变得更重。保持良性运转,对餐饮企业来说同样是颇费思量的事。 当社区食堂从主要消费群体老年人,延伸服务到全部社区居民,亟需打破旧有思维,在运营与服务方面,有更多创新。 近日,重庆疯狂掌门人社区食堂一开业就吸引了周边街坊邻居前去消费。为了让附近的居民吃不腻,社区食堂每月会更新菜单,根据季节推出特色美食,像火锅、小龙虾、烧烤、酸菜鱼等供选择。而且办一张每月10元的“社员卡”,还能享受优惠的社员价和更多福利。 在上海,运营社区食堂的企业,也有用“中央工厂+中心厨房+网络平台+社区配送”的全新模式摊薄成本,通过堂吃、进单位和商务楼送团餐等方式争取微利。 加速奔跑的社区食堂,有着政策助力,占据社区市场庞大流量入口,在坚持公益属性与市场化探索中,未来究竟会如何演进与升级发展,一起期待。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3077","PageTitle":"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食堂将成团餐的新“战场”-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5307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