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专项债补充资本金蓄势待发 中小银行迎改革契机

07/21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再被提及。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 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银保监会将进一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拨备计提,充实资 本实力,实现稳健经营。当前的一项重点是要配合省级政府制定发行专项债券补充银 行资本的实施方案,通过夯实资本提高中小银行风险抵御和信贷投放能力。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 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 非上市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亟待拓宽 银行资本补充可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大渠道。对于中小银行尤其是非上市银行 而言,受制于实力较弱、评级较低等原因,市场化发行资本补充工具以补充资本的可 行性不高,大多是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来补充二级资本。 “一些机构,特别是部分中小机构资本、拨备水平较低,资金不实,且补充资本 能力有限,渠道不多。”上述新闻发言人表示,除了鼓励银行增加利润留存,做实资 本积累,支持银行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 具之外,对少数难以通过市场化渠道进行资本补充的机构,应积极推动依法依规筹措 政府性资金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发行专项债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 。 据工银投行部研究中心研究主管王彬估算,今年地方债用于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 规模不会太大,大约为1600亿元,占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总量的9%、全年专项债 发行规模的5%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补血”方式还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作用。交通 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 需要监管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多主体承担相应责任。而地方政府多为中小银 行股东甚至最大股东,此次认购可转债等资本工具的资金来源于地方专项债,一方面 有利于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职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 不过,以专项债资金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厘清。一是根 据规定,专项债必须用于有收益的政府投资项目,聚焦地方政府补短板、强弱项的基 础设施项目,此次专项债使用范围扩大需要相应制度跟上。二是专项债与可转债的期 限匹配问题。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券平均发行期限为15.3年,而可转债在转股之 后则无固定期限。专家认为,后续退出机制还需要妥善安排。 以专项债资金认购可转债成可行方式 从上述国常会提到的内容来看,地方政府可以用发行专项债获得的资金来认购中 小银行可转换债券,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唐建伟表示,以认购可转债的方式为银行补充资本,融资成本较低,具备可操作 性和可持续性。从已经发行的相关可转债票面利率看,前期票面利率多低于1%,中 小银行付息压力较小。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3.3 3%,利率水平较低,中小银行分红及利息一般能覆盖专项债成本。同时,地方政府 认购可转债时,对应资产预计以持有债权的形式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相较于股权注 资的方式更具灵活性。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可转债的发行门槛比较高,且商业银行发行主体均 为上市银行,发行平均耗时9个月左右,进入转股期又需要6个月。预计后续监管部 门可能降低可转债发行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非上市银行发行可转债。 据统计,2019年银行共发行4只可转债,规模合计1360亿元。目前在全 国4005家中小银行中,发行了可转债的只有6家。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指出,目前市场 化债转股相关政策配套与衔接仍不充分,“募、投、管、退”尚未形成畅通闭环,缺 少转股股权集中交易市场,退出渠道有待进一步健全。 “补血”兼顾优化公司治理 在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是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 本的题中应有之义。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尽快落实省级政府发行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的最新政策,并把补充资本和优化公司治理有机结合。 上述国常会也明确,以支持补充资本金促改革、换机制,将中小银行完善治理、 健全内控机制等作为支持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条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对于缺少市场化补充资本条件的中小银 行而言,政府通过地方债注资,不仅可以提高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提升风险 抵御能力,更能够推动中小银行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唐建伟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以中小银行强化服务中 小微企业和支持保就业、完善公司治理与内控机制等作为前提条件,有利于倒逼中小 银行回归本源、认清定位,扭转部分中小银行偏离主业的态势。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5222","PageTitle":"专项债补充资本金蓄势待发 中小银行迎改革契机-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5222},"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