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海伦:“小林场”筑起长效脱贫“绿色屏障”

07/07
2020
来源
农视网
分享
海伦市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积极推动生态扶贫“小林场”提档升级,为贫困群体打造稳定持续的产业增收项目,实现生态美和人文美和谐统一,不断增强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近两年来,该市共建生态扶贫“小林场”1260处,面积达1.48万亩,带动1.57万户贫困户增收,打造了持续增收、长效脱贫不返贫的“绿色屏障”。 注重“系统化”设计,把扶贫“小林场”建成密切干群关系的“大舞台”。海伦市采取“市级领导牵头+生态扶贫林专班+林草局具体负责+现场推进+贫困户参与”的方式,与乡镇签订责任状,实行量化考核,强力推进生态扶贫林工作。整合扶贫资金、社会资金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积极鼓励贫困人口参与产业运作,全市贫困户投放入股资金320万元,投工投劳折资60余万元,实现了贫困户由“政府帮”向“自主投”转变,成为“小林场”的真正主人。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对接精准扶贫的新模式,确保“小林场”(小果园)产业收益。 稳定“长效化”联结,把扶贫“小林场”建成助农增收的“小银行”。通过投资入股、投工折资入股和机车务工折资入股等方式,实现贫困户全覆盖,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完善管护机制,按需开发设置护林员公益岗位,678名贫困户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每人年增收3140元,既保护了林木资源,又拓宽了增收渠道。 突出“景观化”打造,把扶贫“小林场”建成美好生活的“桃花源”。深入挖掘“小林场”的生态、经济、景观功能,融合小菜园、人居环境、生态旅游等要素,把“一屯一品”小菜园与“果树一条街”有机结合,建成集生态示范、赏花品果、采摘游乐、生产创收于一体的“农场式果园”20处、“庭院式果园”110处、果树一条街60处,面积达到1260亩。 坚持“集体化”运作,把扶贫“小林场”建成涵养财源的“蓄水池”。把发展“小林场”作为强壮村级集体经济的“小切口”,整合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了长效发展机制,村集体拥有林权面积6100多亩,每个村年均增积累1.5万元以上,涵养财源的同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根据城乡自身绿化需要和市场需求,立足自繁自育、自给自足建设扶贫小苗圃80处,面积2000亩,储备了一批景观性绿化苗源,有效降低了购苗成本,满足了城乡绿化需求。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62137","PageTitle":"海伦:“小林场”筑起长效脱贫“绿色屏障”-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6213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