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云南傣楼振动台试验日前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安
建大)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取得成功,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据了解,高延性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
高耐损伤能力,拉伸性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200倍,也被称为“可弯曲的混凝土”
。此次振动台试验的主角是一座按照1:2比例“仿真”的云南民族特色建筑吊脚楼
,俗称傣楼。在逐级增长的地震烈度试验过程中,实验团队记录了傣楼的各个动力参
数。国内首次提出应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加固傣楼的西安建大教授邓明科介绍,
当振动台输入地震波达到9度罕遇时,这栋建筑仍屹立不倒,有力验证了高延性混凝
土加固技术可大幅度提高该类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邓明科表示,传统房屋砌完墙后,不要在墙体表面抹砂浆,只需抹上1.5厘米
的高延性混凝土,即使达到9度罕遇地震,房屋也不会倒塌。用高延性混凝土对房屋
加固改造,可节省工期70%,节省材料70%,节省造价30%,而且不会改变外
立面。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住建部首批派往重灾区的抗震救灾专家
组成员之一,邓明科被灾区满目疮痍的场景震惊了,决心研究一种新型抗震材料。经
过10余年的研发,邓明科最终研发出高延性混凝土。
云南属于地震频发地区,近年来因木材短缺,当地村民多以砖柱取代木柱承重自
建吊脚楼,砌筑砂浆强度极低,结构抗震性能极差,一旦发生地震将造成严重的人员
伤亡。2018年,邓明科到西双版纳勐龙镇调研时发现这种建筑大量存在,决心通
过高延性混凝土抗震加固改造,让当地群众住上安全稳固的住房。
目前,高延性混凝土已成功应用于房屋加固、建筑结构等领域,获得70余项相
关国家专利,经陕西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陕西、安徽、甘肃、河北、
云南等10余省立项编制标准,成功应用于全国28个省区市数千栋房屋加固,尤其
是在中小学校舍加固、危旧房改造、历史风貌类建筑、文物保护及军民融合等方向有
非常明显的成本及技术优势。邓明科说:“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让天下
老百姓住上更安全的房屋。”
[19]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