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产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交通运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立足服务居民消费,聚焦4大领域16条内容,围绕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进交通运输跨业融合、营造放心的交通运输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以优质的交通流通性激发消费潜力,服务消费升级,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以求有效应对疫情冲击,进一步扩大内需。为什么要聚焦这些领域深耕细作,让我们通过一些数据了解《通知》背后的深意。
交通运输是形成消费的重要基础可直接或间接促进其他行业消费
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能够激发区域和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如在2010年,武广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春节黄金周期间,湖北省咸宁市接待旅客同比增长155%,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90%;武汉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202万人次,同比增长37.3%,创造旅游综合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46.5%。再如,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城际高铁开通后,长三角区域的消费结构由原来上海一枝独秀,向区域均衡发展。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交通出行换乘节点,是人流集聚的重要场所,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业。如,日本新宿、大阪梅田等综合交通枢纽,采用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强化枢纽交通联系,整合了商业、酒店、办公等综合功能,在极大方便旅客换乘的同时,繁荣了商业、刺激了消费。
交通费用的降低同样可以激发消费。2012年国庆假期,我国第一次实行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8天时间里,全国免收通行费共计65.4亿元,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44.4%,异常火爆的自驾车旅游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经济,特别是通过公路前往景区旅游的客流量,比2011年同期增长近70%。
基于此,《通知》从加快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质量三个方面发力,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以奠定交通运输形成消费的重要基础,直接或间接促进其他行业消费。
交通运输自身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类消费约占居民消费支出的十分之一
交通运输业作为第三产业,自身就是消费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类消费约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十分之一。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类消费为2674元,农村居民人均交通类消费为1301元,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0.2%和10.7%,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排第4位,前3位分别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而美国2016年消费支出数据显示,交通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15.8%,排第2位。中国还有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甚至没有坐过高铁,这些都是交通运输未来潜在的消费市场。
城镇居民交通类消费支出比重在2016年阶段性达峰,而农村居民交通类消费支出比重自2013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于2017年开始超过城镇居民,这反映了农村地区交通消费需求特别是交通工具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未来农村地区也是充分挖潜交通消费潜力的重要区域。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消费者线下的零售消费活动受到抑制,或将养成长期的线上消费习惯。今年3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59.8亿件,同比增长23%。而线上购物离不开物流、快递等的支撑,交通运输行业持续优化物流配送服务,支撑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模式。
面对这一重要的消费市场,《通知》从提升交通运输自身服务品质入手,加强聚焦客运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客运服务,优化旅客换乘服务,提升票务服务水平和生活性物流服务水平,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和便捷化,增强消费活力。
交通运输是促进消费升级和跨界融合的重要先行领域
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成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重要领域,自驾游、邮轮游艇、房车等交通运输新消费展现蓬勃发展势头,自驾游约占旅游总量的60%,房车游人数更是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邮轮旅客年吞吐量超过400万人次。
目前,国内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饮、住宿及购物4个方面,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约1115.2元,交通费占比34.3%;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约671.7元,其中交通费占比31.6%。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对于推动旅游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程艺龙数据显示,43%的旅游消费者会选择在同一平台购买“交通+住宿+门票”的一站式产品,这对于通过交通串联带动整合旅游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依托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地不断探索交旅融合新模式,相继打造出一系列交通旅游品牌。因此,《通知》重点围绕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体育产业融合、推进交通运输与信息产业融合、推进交通运输绿色消费发展等方面内容,提出了交通促进消费的系列举措。
《通知》从交通运输促进消费的基本原理、重要领域出发,切中要害,有的放矢。紧扣交通运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有效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具有以下显著特征和亮点。一是从基础设施到运输服务,强调交通运输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全链条性。二是从细处着眼,突出交通流通的衔接和顺畅,重点加强了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换乘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三是重视跨界融合,强化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在培育新消费中的作用。四是行业内外兼顾,在强调交通运输行业自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以提升交通运输自身消费水平的同时,突出交通运输对其他行业消费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188]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