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华为瑞典被禁事件24天后,瑞典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爱立信公司CEO鲍毅康(B?rje Ekholm)表示,支持华为在瑞典发起诉讼,这个世界需要公平竞争环境。
10月20日,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禁止参与5G频谱拍卖的瑞典电信企业使用华为或中兴公司的5G设备,正在使用的设备则必须在2025年初之前完成更换。
10月21日,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局禁止令发布的第二天,鲍毅康就在接受《瑞典日报》采访时公开了反对态度。爱立信并不乐见美国以及目前瑞典排挤其最大竞争对手华为。
11月5日,华为发出反击,针对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局颁布的关于华为的禁令向斯德哥尔摩行政法院提出上诉。
11月9日,事情发生了反转。斯德哥尔摩行政法院出台临时禁令,叫停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局(PTS)10月20日在5G频谱拍卖中限制华为的附加条款。斯德哥尔摩行政法院称,因案件结果不明朗,决定颁发临时禁令,暂停适用频谱拍卖决定中有关华为的部分。
11月13日,鲍毅康表示,华为确实是爱立信强大的竞争对手。在这场战争中,爱立信如果想要取胜,不靠其他方式,靠的是持续不断地投资技术研究、让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一些非商业行为反而扭曲了局面,为正常的市场竞争增加了不必要的复杂因素。”他多次强调,一个国家考虑国家安全问题无可厚非,政府决定企业无从干涉,但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同时,也应允许开放和自由的市场准入。
“中国具备未来增长的强大潜力,能参与到中国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顶级经济体中对于爱立信十分关键。”而面对瑞典决定禁止华为和中兴参与到下一代网络设备部署,爱立信执行副总裁兼网络业务负责人Fredrik Jejdling曾直言,瑞典的禁令将会给爱立信参与中国5G网络建设带来挑战。
众所周知,瑞典一直是以通信产业著称的国家,一向声称倡导公平、无歧视,视自由、中立、开放竞争为核心价值观的瑞典,以开放协作的姿态孕育并吸引了众多通信企业,不仅有效的推动了当地通信业发展,也为全球5G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此次出于所谓的“安全”考量将华为、中兴拒之门外,无疑让业界大跌眼镜。
反观中国,在全球化加速协作的今天,全产业链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深知此道的中国在5G建设中并未对外国产品关闭自己的市场,相反,支持产品竞争和多样化,其中爱立信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之一。
截至目前,爱立信获得的5G订单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鲍毅康称,爱立信所获得的额外市场份额,主要来自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华为之外的通信设备商的订单,这是爱立信市场份额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但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爱立信的产品有竞争力——在商业市场上,归根结底需要面对客户,由客户来做出选择和决定。
他多次反复强调,深耕中国市场对爱立信来说至关重要。2019年,中国市场为爱立信带来7%的营收。但2020年三季度,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8.5%。“我们的愿望是要不断扩大这个比例,中国市场具有战略意义。”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不仅对于中国公司华为、中兴十分重要,对于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玩家同样重要,对中国市场松懈,有可能失去在全球的领先位置。
鲍毅康认为,爱立信和华为确实在具体订单上激烈竞争,但双方也在标准化方面进行合作。正是因为这样的竞争+合作的关系,才使得全球范围内使用相同标准的移动用户达到了80亿。这种竞合的关系推动了全球发展标准的演进。
中国通信行业资深专家,中国移动和GSMA原高管葛颀此前表示,自2019年5月由捷克总理主持的首届5G安全大会上发布的布拉格提案为始,以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其他国家利益和全球稳定为由,提出需要对5G网络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重点的安全考量,“政府政策”第一次走到了前台,以“技术”和“经济”为核心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体系迎来了最大的“黑天鹅”。
葛颀认为,在“5G安全威胁论”的阴影笼罩下,以“安全”为名、以封锁中国的移动产业为实的包围圈正在形成,局面是全球移动通信发展40余年从没有出现过的。
不仅爱立信,瑞典电信运营商对政府的决定也提出挑战。 瑞典各大电信运营商(仅TELIA除外)都和华为有多年的合作,5G基站已经启动并且已经过测试。瑞典电信运营商TRE公司的总裁Haval van Drumpt公开批评政府的决策:“作出这个决定的政府机构根本就不懂电信行业。电信运营商对于新一代网络的投资至少要提前10年进行规划,TRE公司已经规划5G网络多年,而且近几年来一直在与政府机构沟通,直接询问是否会有哪个供货商将有可能被禁,得到的答案一直是不会有设备商被禁。”
[44]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