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认为,澳大利亚需要实现贸易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并没
有一个神奇的按钮来实现它。澳大利亚派到新德里或雅加达的贸易代表团都不会签订
大量合同,使我们能够代替有保障的对华销售。
例如,目前澳大利亚40%的葡萄酒出口流向中国。因为2015年的中澳自由
贸易协定,中国对该类产品实行零关税。相比之下,法国葡萄酒在中国面临14%的
关税,而来自美国的葡萄酒,其被征收的关税和其他税率超过100%。
假设你是澳大利亚猎人谷的一名葡萄酒生产商,你刚刚与一家中国连锁超市签订
了一份为期5年、占你一半产量的合同,在山东省(人口约1亿)各地销售你的西拉
子葡萄酒,你是否会因为堪培拉一份说政府政策是“多样化”的通知而取消合同?你
会放弃在济南和青岛这样的大城市建立人脉,转而在禁酒的印度或印度尼西亚销售葡
萄酒吗?
答案显而易见。这是由经济学的铁律支持的:需求和供应。尽管澳大利亚对华鹰
派人士可能幻想着其他情况,但需求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政府的两份官方报告削弱了
这种所谓多元化的说法。2017年的《外交政策白皮书》计算了从当时到2030
年澳大利亚出口的增长情况。结论很明显,中国需求的增长将超过美国、日本、印度
和印尼的总和。中国迅速扩大的中产阶层市场让其他地方相形见绌。
澳大利亚政府还邀请澳前驻印度高级专员、贸易部副部长彼得·瓦吉斯详细地分
析印度的潜力。他的结论是,到2035年,澳大利亚或将向印度出口价值450亿
澳元的产品和服务。这对澳大利亚是个好消息,但15年后的450亿澳元应该被正
确看待。仅去年我们对中国的出口就价值1600亿澳元。但瓦吉斯和白皮书提供的
数字似乎没有触动那些长期宣扬涉华危言耸听言论的评论人士。这些人已经荒唐地偏
离了目标。
[18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