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SGlobal的一项研究,免疫前后的分子标记可以预测疫苗诱导产生的保护作用。该研究分析了接受疟疾疫苗(Mosquirix或RTS)和另一种实验性疟疾疫苗免疫的个体在外周血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该结果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表明在接种疫苗之前增强免疫系统可以潜在地提高疫苗效力。
疟疾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导致近2亿病例,造成40万人死亡。开发针对这种复杂寄生虫的有效疫苗的主要障碍是缺乏保护性免疫指标以及对机制的了解不足这种保护的基础。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将基因组学技术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以识别可预测疫苗功效(或免疫原性)的分子特征。他们比较了两种疫苗:(i)正在非洲进行大规模试点实施研究的Mosquirix疫苗,该疫苗可提供部分保护;(ii)基于恶性疟原虫减毒子孢子接种的CPS疫苗,在成年志愿者中具有很高的功效,与最有前途的候选疫苗之一相似。
研究人员使用了在进行CPS免疫前后从24名成年志愿者那里获得的白细胞,以及来自参加了Mosquirix 3期临床试验的三个非洲国家的225名婴儿或儿童的白细胞。免疫后白细胞表达的基因的全面分析显示了与两种疫苗的保护相关的分子特征。更令人惊讶的是,该研究还确定了与保护作用相关的基线特征(即在免疫之前)。 ISGlobal研究人员和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解释说:“这表明我们可以鉴定出缺乏此类基线特征的个体,并给他们更高的CPS疫苗剂量,或者只是在注射疫苗前增强免疫系统以提高其效力。”
[19]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