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聚焦主责主业完善治理体系 中小银行改革需"刀刃向内"

05/06
2020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
5月4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针对中小银行改革发展,会议明 确指出,必须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服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在充实资本 的同时,解决好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公司治理、信贷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 治理结构与业务发展良性循环。 目前,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面临哪些难题?如何破解?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采访了业内专家和学者。 改革面临不少难题 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中小银行,它们长期扎根基层,对服务实体经济尤其 是中小微企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暴露,虽然 监管部门精准化解了不少风险,但中小银行在改革发展中仍然面临众多难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中小银行客户基础较为薄弱、资本补充难度 较大、负债成本偏高,特别是一些客户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银行,优质资 产获取难度较大。再加上部分银行风险意识较为淡薄、风控能力有限、资产质量压力 较大、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中小银行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一些观念 还未从传统思维中转变过来,科技投入实力不足,同质化发展较为普遍。 “中小银行数量多,不同银行间发展差异非常大,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新冠肺炎 疫情影响,部分中小银行发展面临一定困难。”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这 些困难集中表现在资产质量压力大、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负债成本比较高等。同时, 中小银行面临自身发展定位模糊、发展空间比较有限等难题。还有的中小银行在公司 治理上面临较大问题,甚至有大股东把银行视为提款机的情况。”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要加快解决部分中小银行公司治 理缺失的问题,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和问责,优化股东结构,规范股东行为。 在业务经营上,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聚焦主业,回归本源,下沉服务。在资本补充上 ,为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需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尤其是核心一 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等。 明确自身业务定位 对于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公司治理、信贷成本等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专家学 者们建议,中小银行要“刀刃向内”,业务需要回归主责主业,监管应设置差异化考 核指标。 “中小银行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业务定位。”温彬认为,由于中小银行扎根基层 ,天然具有普惠性质,因此要回归主责主业,将服务基层居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 商户等作为主要业务方向,长期精耕细作培育客户群体。监管部门要加强引导与考核 ,从政策层面提出明确的中小银行业务定位要求。同时,设定差异化考核指标。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与业务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健全、良好的治理结构是银行 健康、长远发展的基础,要将推动治理结构改善与业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温彬表示 ,一方面,要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拿出“刀刃向内”的决心和行 动,根治公司治理缺陷,不断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 要加快业务转型升级,吸收好的经营管理经验,迭代优化商业模式,实施差异化发展 战略,制定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提 升市场竞争力。 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介绍,过去几年中,监管部门不断推动中小 银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包括监管制度“补短板”、规范股权管理制度、制定公司治 理的具体考核办法等。与此同时,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也显著强化,进一步推动了银 行内部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曾刚表示,从未来看,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各项监管要求 ,推动中小银行公司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应通过改革,为银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尤 其是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提供更大的空间,以确保银行业务发展与银行及利益相关 者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从源头防范重大风险的形成,并为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 坚实基础。 完善风险处置机制 董希淼建议,对股东资质进行穿透式监管。将绩效薪酬的延期支付比例与业务的 风险持续时期相匹配,提高合规指标和风险类指标在管理层履职和绩效考评中的权重 。加快推出并运用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手段,避免因短视行为导致中小银行风险 积累。 “必须完善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机制。从具体监管实践来看,目前中小银行的监管 难度较大的是公司治理问题,包括股东结构、风险控制和内部的大股东小股东关联交 易等。商业银行一旦出现风险,有《商业银行法》作为处置风险的依据,而其他银行 的风险目前并无相关法律规定,大多依照的是部门规章和地方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 对于中小银行的风险处置机制,尹振涛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完善:一是必须 基于法律、基于市场化的原则,处置中不能改变原有的法律框架、法律制度,这对打 破刚性兑付、维护市场稳定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要防止次生风险的出现。二 是处置办法要走在风险事件之前,并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确认。未来一旦出现风险 ,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处置机制。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99395","PageTitle":"聚焦主责主业完善治理体系 中小银行改革需"刀刃向内"-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99395},"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