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农商行”)因违反反
洗钱相关规定被罚款1948万元。此次被罚并非孤例,今年3月,北京农商行连收
两张百万罚单,12项违规行为涉及票据业务、贷款业务、理财业务等多方面。
业绩方面,上半年北京农商行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中
报显示,截至6月末,北京农商行营业收入为96.1亿元,同比下降约2.51%
;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下降15.07%。
与规模相当的农商行相比,近年来北京农商行个人贷款业务增长相对缓慢。当各
大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创新不断,北京农商行在这方面表现却稍显落后。此外,为达
到IPO相关要求,该行股权结构发生变化,旷日持久的IPO计划何时能如愿仍值
得关注。
逾两千万罚单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公布3张罚单,剑指北京农商行。此
次北京农商行共计罚款1948万元,同时,该行时任副行长、监事长于辉以及副行
长曾林峰分别被处罚款12.8万元和3.2万元。
罚单具体内容显示,北京农商行存在以下四项违法行为: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
服务或与其进行交易;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
或可疑交易报告以及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义务。
上述违法行为均涉及反洗钱问题。我国《反洗钱法》自2007年开始施行,其
中第三十二条明确了金融机构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近年来,央行
逐渐加大了反洗钱的力度。而银行业成为反洗钱监管“重灾区”,巨额罚单屡见不鲜
。
央行反洗钱局发布的《2019年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总体情况》显示
,2019年人行开展反洗钱综合执法中,检查银行业机构1321家,处罚违规机
构422家,占处罚违规机构的80%。对银行业违规机构罚款1.44亿元,处罚
个人690人,罚款957万元,罚款合计1.54亿元。
此次北京农商行收到近2000万元巨额罚单,无疑暴露了其反洗钱监管上存在
的疏漏。问及反洗钱相关整改情况,北京农商行向《投资者网》回复称:“已对相关
问题进行根源性整改。截至目前,各项整改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反洗钱管理核心
制度已完成增订,交易监测模型已全面优化。”
今年3月,北京农商行就因贷款资金被挪用、违规开展票据业务等“12宗罪”
收两张百万罚单,合计被罚550万元。截至目前,年内北京农商行收到监管部门罚
单合计超过2500万元。
零售业务落后
北京农商行2005年经整体改制成立,前身为北京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北京
市唯一一家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的金融机构。
截至6月末,北京农商行总资产9824.2亿元,资产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不过,与上海农商行和渝农商行相比,北京农商行贷款结构有所差异。
北京农商行主要发力公司贷款,2019年年报显示,该行公司贷款3158.
77亿元,占贷款比重超90%。从行业投放来看,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最多,2
019年占贷款总额的18.49%,较2018年增加3.94个百分点。而房地
产业与建筑业合计贷款占比从2018年的16.72%降至2019年的13.2
7%。农林牧渔业则排至第八位,2019年占比略微降至3.62%。
近年来,“得零售者得天下”日益成为银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
,各大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创新不断,而北京农商行在这方面表现却稍显落后。
2019年,北京农商行个人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7.21%,较2018年同
比增长12.38%。据Wind显示,与其规模相当的上海农商行、渝农商行同期
个人贷款及垫款占比分别为27.3%和37.11%,且2019年增速均维持在
22%左右。
从个人贷款结构看,北京农商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占个人贷款比重高至84%,而
信用卡及其他业务增势却呈疲软态势。2018年、2019年该行个人住房抵押贷
款增速依次为2.5%和14.1%;同期信用卡透支业务增速有所下降,依次为4
.1%和1.8%;而其他个人贷款增速从2018年的9.3%降至1.7%。
《投资者网》就零售业务发展及贷款结构等问题向北京农商行求证,对方并未给
出回复。
积极调整股权适应IPO标准
资产规模排名前三的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已实现“A+H”两地上市,上海农商
行A股IPO进入预先披露更新状态。反观北京农商行,2011年就开始正式筹备
IPO,拟冲刺成为首家A股上市农村商业银行,然而,10年时间已经过去,IP
O计划几经波折却仍未如愿。
天眼查显示,北京农商行第一大股东为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下称“国资
管理中心”);第三大股东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农食品”)为国资
管理中心的全资子公司,二者合计持有近20%股权。
股权结构一直是IPO审查的重点之一。根据《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政许可事项
实施办法》中规定,“单个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合计投资入
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10%。”
上海农商行IPO就曾因股权结构问题受阻。为完成监管机构要求的股权整改,
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合计受让上海农商行的7.34亿股股份,受让后第一大
股东上海国际集团实际持股比例降至10.01%,股权整改基本达标。
因此,北京农商行若要于A股上市,股权结构障碍必须清除,将单一非银行股东
(包括关联方)持股比例压降到10%(含)以下。
7月8日,据北京银保监局官网显示,同意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京投公司”)受让北京农商行股份10.6亿股。若以2019年末该行总股本1
21.48亿股计算,京投公司将将持有其8.72%的股权。据了解,京投公司与
该行第二大股东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控人均为北京市人民政府。
由于批复文件中并未提及股权转让方,北京农商行变更后的具体股权结构不得而
知。《投资者网》就当前股权结构及上市进展等问题向北京农商行求证,并未获得有
效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农商行在去年年报指出,正着力推进IPO战略实施,并已
全面完成了股权确权、资产确权、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等IPO主体工作,但目前
排队农商行中尚未见其身影。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