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泰康保险集团主办、泰康养老承办的“长寿时代——第三届中国医养保险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长寿时代已至,百岁人生来临。在论坛上,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表示,长寿时代可以用两句话通俗地解释,一是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百岁人生时代;二是人类社会即将进入健康时代,其本质是人人带病长期生存。此外,长寿时代是一个积极的人口理论,长寿时代必然会带来长寿经济。
建设和完善以国家、企业、个人为“三支柱”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响应长寿时代和“健康中国”号召的重要举措。企事业单位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不仅是第二支柱的付费主体,也在第一支柱基本保障和第三支柱个人补充保障中,发挥着费用代收代缴、福利规划引导的重要作用。
本次论坛发布了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指导,泰康保险集团委托尼尔森(中国)调研的《中国企事业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白皮书》。这份对企事业单位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现状进行深刻洞察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多数大中型企业已搭建企业补充层保障,并逐步提升保障力度、完善保障范围并惠及员工家人。但仍有44%的企业认为,员工对企业提供的医养保障感知度低;同时,企业提供的补充保障和员工的实际需求仍有差距。
与会嘉宾也围绕长寿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医养保障体系建设献计献策。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提出,“老有所养”要有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主要是三“养”,一是“养命”,即保障基本生活;二是“养身”,即保障基本健康;三是“养性”,即保持开朗心态。另外,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老有所医”不同于其他人群,医疗资源供给要与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结合,形成政府、家庭、社会多方合力的立体架构。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民生发展的最大诉求是健康和养老,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服务问题。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市场形成多方合力。对于企业而言,好的员工福利也在发挥改进民生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具有很强人文关怀,也能促进劳资关系和谐。不同行业在满足员工福利普遍性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个性需求,做到员工福利机制的健康发展。
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表示,企业是多层次医养保障体系建设的主力。员工从在职到退休始终享有福利保障,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目前,泰康养老业务全面覆盖国家医养保障“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积极参与政府医保业务经办,第二支柱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年金和员工福利保障,第三支柱为企业搭建福利保障平台,方便员工购买补充医养保险。
中国医养保险高峰论坛自2016年举办至今,始终聚焦医疗和养老保障两大民生话题,为完善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贡献创新视角和专业力量。本届论坛在全国28城同步直播,3000位来自医养保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会。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