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浙江银保监局获悉,今年以来,针对首贷户发展精准获
得客难、授信审批难、有效转化难等问题,浙江银保监局联动经信、财政、市场监管
、地方金融监管等部门,出台十项措施,探索“无贷户—首贷户—伙伴客户”全流程
、递进式金融服务,建立涵盖业务拓展、授信管理、考核激励、风险补偿以及监管评
价等多维度支持保障的首贷户精细化管理和培育体系,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
面、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辖内新增首次贷款企业4.4万户,首次贷款金额20
30.7亿元。
传统的银行小微客户营销具有广撒网特征,企业是否“首贷”需待深度对接后才
能确认。针对首贷户“在哪儿”的问题,梳理“百行进万企”企业清单、小微企业园
分类建档企业清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清单、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各类小微企
业清单、以及本行结算账户企业清单“五张清单”中的无贷户,组织银行针对性摸排
企业融资需求,分层分批形成银行首贷户储备库,结合企业融资意愿提高走访联系频
率,在企业需要融资的关键节点及时对接,提升服务精准性。
目前,已有2万家小微企业无贷户提出融资需求,全辖银行机构已实地走访对接
1.5万户,目前已授信6515户,授信金额682.1亿元,占百行进万企活动
中全部授信小微企业的50.3 %,68.2%。
针对首贷户金融素质相对薄弱,以及无征信记录、风险难以把控的难题,浙江银
保监局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从专题辅导培育入手,解决无贷户到有贷户转化难问题。例如,推动银行加
强首贷户辅导和培育,并建立“无贷户—首贷户—伙伴客户”全流程、递进式金融服
务路径。对纳入首贷户储备库的企业,配备专门客户经理,帮助企业加强信用管理、
规范财务管理、了解银行信用体系等,并根据企业发展提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是加强智慧化风控,提升首贷户风险识别能力和融资便利度。推动银行深挖大
数据,利用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包括税务、工商、用水、用气、环保等54个
政府部门的企业信息,以及银行结算账户历史往来的流水数据,通过内外部各类信息
交叉验证企业经营情况,对首贷户精准画像,实现智能化审批、风控。
三是从考核激励机制入手,推动银行首贷户拓展积极性。
为提高银行首贷户拓展动力,建立首贷户大数据监测分析机制,加大监管引领督
促,将首贷户情况纳入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以及各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发展评价。鼓励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县(市、区)用好专项
财政资金,对首贷户贷款、担保、保证保险等给予财政支持。例如,温州市对首贷排
名前三的银行机构及班子成员给予财政奖励,并对企业首次担保或保证保险给予30
%财政补助。根据当地首贷户拓展情况,鼓励对首贷户贷款、担保、保证保险等给予
财政支持。
此外,针对首贷户缺乏抵质押物情况,浙江银保监局推动银行与政策性担保、保
险公司深化合作,加快开发首贷户专属的担保产品和保证保险产品,逐步减少、取消
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费率和保证保险费率。改变以往担保公司对企业单户审批模式
,探索首贷户批量化担保模式,担保公司仅负责审核合作银行、担保总量,对合作银
行额度内的借款企业全部给予担保,重点支持资质良好且有融资需求、以及受疫情影
响现金流回笼变慢的无贷小微企业,精准提高首贷户金融服务可得性。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