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业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啃硬骨头”

09/17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深度贫困地区和挂牌督战县(村)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能否啃下 这块“硬骨头”,关乎脱贫攻坚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成色。临近收官,全力支持“三 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家金融机构 共同努力的目标。在扶贫过程中,金融机构从落实信贷政策、加大投放规模、放宽审 批流程、改进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有效缓解了深度贫困地区的 资金瓶颈;同时,从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兜牢防返贫底线等方面发力,不断巩 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效。 加大金融资源倾斜支持 为引导低成本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支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近年来 ,人民银行等部门创设扶贫再贷款、专项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在相关 政策的撬动支持下,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力度。 以邮储银行为例,该行积极运用34.17亿元专项扶贫再贷款,配套利率定价 和利差分配政策,对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给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五折优惠政策,将利率 定价权限授予“三区三州”所在省一级分行,让其结合实际自主制定辖内的授权方案 ,提升分行的积极性。将再贷款形成的利差收益全额分配至“三区三州”机构,鼓励 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使“三区三州”各项贷款平均利率持续下行。同时,积极通 过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支持其发展生产。 金融机构还全方位搭建金融服务框架,确保信贷投放更顺畅,金融服务更精准。 “信贷政策更优、贷款定价更优、审批流程更优、资源配置更优、服务方式更优 ”——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国家开发银行提出“五个更优”原则,安排专门贷款规模 ,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给予最大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加大 各类资源倾斜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8月底,该行累计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 困地区发放扶贫贷款7189亿元,其中向“三区三州”发放扶贫贷款2701亿元 。 邮储银行在信贷规模上,优先、全额满足“三区三州”地区。在授信审批上,对 “三区三州”项目的授信审查审批开启“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在风险考核上,提 高“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不良贷款容忍度,不良贷款率不再作为内部考核扣分因素 。在责任认定上,对扶贫贷款相关经办人员在无违法违规行为的前提下,不追究责任 。二季度末,该行“三区三州”各项贷款余额307.42亿元,较年初净增58. 28亿元,增长23.39%,高于所在省(区、市)各项贷款增速17.33个百 分点。 此外,国开行按照今年向挂牌督战县发放扶贫贷款不低于所有贫困县平均水平的 要求,明确全年向52个挂牌督战县发放200亿元贷款的目标,对各县贷款按照最 优条件进行安排,贷款规模原则上“应贷尽贷”;对挂牌督战县(村)比照深度贫困 地区给予差异化政策支持,信贷规模、人才帮扶、干部培训等各类资源向挂牌督战贫 困地区倾斜;建立月度调度机制,及时跟踪了解贷款发放进展。截至8月末,该行向 挂牌督战县发放扶贫贷款14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2.5%。 产业扶贫破解发展瓶颈 修渠之后,还要引流。多年来,金融部门一直在探索如何发挥信贷资源最大效用 ,真正起到助力精准脱贫的作用。从“输血”到“造血”,在实践中,产业扶贫对于 实现稳定脱贫、促进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多方认可。 结合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国开行积极探索创新,加大项目开发和融 资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8月底,已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累计发放产 业扶贫贷款519亿元,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造血 ”能力。 在实践中,各地区摸索出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方式。例如,国开行宁夏分行发挥 资源优势,与水发(宁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授信2.8亿元,支持打造一二 三产融合的现代化种植基地;甘肃分行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引入东部企业红日 药业、天士力收购挂牌督战县中药材,推动福建圣农庆阳公司在挂牌督战县发展白羽 鸡产业;四川分行聚焦凉山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建设,支持华能等央企在7 个挂牌督战县开发10个风电、光伏等项目,授信20亿元。 邮储银行聚焦精准脱贫,加大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投入。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扶持 绿色生态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支持贫困户与家庭农场、合作社、扶贫企 业形成产业联合体,并创新拉面贷、核桃贷、香菇贷、畜牧贷等特色产品,加大产业 扶贫贷款投入。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邮储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902.26亿 元,较年初净增77.7亿元,增速9.42%。 产业要长效发展,贫困户要脱贫增收,离不开基础设施保障。 邮储银行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深耕深度贫困地区,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 里”。据悉,该行建立起一支2万人的小额贷款信贷员队伍,信贷员在田间地头就可 直接为贫困户办理贷款,客户无需往返银行网点。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 .8万亿元,笔均仅15万元,服务客户3000余万人(次),有效地支持了中低 收入客群;推广助农服务点6.47万个,上半年累计交易687.36万笔、金额 47.94亿元。 国开行发挥开发性金融中长期信贷优势,累计发放重大基础设施扶贫贷款445 1亿元,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制 约。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提升工程。截至2 020年8月底,该行已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累计发放农村基础设施扶贫 贷款1561亿元。 保险筑牢防返贫堤坝 脱贫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其中保险机构能发挥大作用 。近年来,中国太保积极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 区,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依托“精准脱贫”与“精准防贫”双轮驱动,深化特色 保险扶贫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各类扶贫项目共覆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约641. 36万人,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总保额2.73万亿元的风险保障。 农业产业风险大,供求变化、自然灾害冲击、农业生产周期等因素都会导致价格 大幅波动,贫困地区农户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收入很容易受到影响。对此,中国太保 加大农险扶贫力度,创新特色产品,满足深度贫困地区多方位、差异化的保险需求。 例如,推出青海果洛州藏系羊牦牛降雪量气象指数保险、新疆喀什棉花/玉米价格保 险、新疆阿克苏棉花目标价格保险、云南中药材价格保险、西藏扶贫产业收入保险等 专属扶贫农险产品逾420款,落地实施的农险扶贫创新项目159个,做到“支持 一个产业、繁荣一片区域、带富一方百姓”。 为解决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中国太保将保障民生、精准扶贫与主业 进行有机融合,在健康扶贫领域通过降低起付线、上调报销比例、提高封顶线等方式 ,真正惠及贫困群众。今年以来,中国太保在全国承办健康扶贫项目39个,累计向 207.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赔付约15.26亿元,并不断扩大“视频医生” 远程医疗支持、智慧医保平台等新技术应用,缓解贫困地区“看病难、理赔难”问题 。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中国太保在业内首创以“政保联办、群体参保、基 金管理、阳光操作”为特色的“防贫保”。今年以来,该机构不断探索防贫新机制, 将“防贫保”保障由“因病、因学、因灾”延伸至“因产业、因就业”,为临贫易贫 人群提供全面的生活、生产风险保障,实现“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由“输血”到“ 造血”的完善升级。数据显示,目前“防贫保”覆盖了全国26个省561个县区逾 1亿临贫易贫人口,累计支付防贫救助金3.34亿元。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8683","PageTitle":"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业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啃硬骨头”-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28683},"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