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活久见!银行现金类理财产品竟不能赎回

09/08
202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享
曾经让人趋之若鹜的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竟然不香了,甚至被赎回至触达当日 上限。 9月7日,光大银行的一位客户因急需用钱准备赎回其购买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时 ,竟被告知该产品今日赎回额度已触达上限,而被赎回的资金大部分流向了光大银行 今日独家发售的一只新基金。 居民财富从银行理财向公募基金迁徙的背后,权益资产的可观收益成为直接原因 。 银行现金类产品 赎回额度触达上限 故事要从一个着急用钱而准备赎回光大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业内人士李想(化 名)说起。 9月7日,在提交了赎回申请后,他被告知今天该产品的赎回额度已经触达当日 上限,无法赎回。这让他直呼:“活久见!” 被赎回的这些钱去了哪里?中证君调研了解到,原来,光大银行9月7日起开始 独家发售汇添富稳健添盈一年期混合基金,这是一款偏债混合型基金,原计划9月1 8日募集结束,计划募集规模100亿元。但9月7日仅大半天时间,该基金认购规 模就突破100亿元,经管理人和托管人协商,决定9月7日下午四点半就停止该基 金的募集。 “这是一款稳健型中风险产品,与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风险差不多。”光大银 行某网点理财经理告诉中证君,“下午银行又下放了一些赎回额度,你可以赎回原来 的现金产品来认购这只基金了。” 资金“大迁徙” 事实上,上面的故事只是居民财富转移浪潮中的一个缩影。 某银行业内人士李念(化名)告诉中证君:“今年我的银行理财到期后,我就提 出来去买一些‘固收+’的基金,到期一笔就会去买一笔。” 像李念这样的人并非少数。多位银行理财经理告诉中证君,今年以来,到银行网 点咨询、购买基金的客户明显增多。 多家上市银行的半年报也透露了这一趋势。招商银行在其半年报中指出,公司非 利息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客群增长的同时抓住外部市场机遇,推动受托理财 、代理基金等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邮储银行也在其半年报中指出,加强与绩优基金管理机构开展合作,加大绝对收 益策略“固收+”基金产品销售,提升客户盈利体验,代销基金860.71亿元, 同比增长 180.21%,其中非货币基金 734.05 亿元,同比增长74 2.98%。 中证君调研过程中发现,银行客户热情逐“基”也与理财经理的热捧有关。多家 银行理财经理在推荐理财产品时力荐基金产品。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告诉中证君,“ 现在很多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确实比较低。年轻一点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 高,我们会推荐基金产品多一些。” 基金业绩亮眼 收益率高低或许成为财富转移的最直接原因。 中证君发现,李想购买的这款现金管理类产品上日年化收益率仅有3.08%, 而这已经是现金管理类产品中比较高的了。 大部分一年期银行理财的年化收益率也只有3%左右。 与之相比,基金的收益则十分亮眼。二级债基今年以来的最高收益已达32.7 8%,全市场有138只二级债基今年以来收益已经超过10%。更有5只主动偏股 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过90%,801只主动偏股型基金收益超过50%。 不过,中证君也要提醒大家,市场有波动,基金收益高并不一定会持续下去。此 外,高收益背后也意味着需承担一定风险,投资需谨慎。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2958","PageTitle":"活久见!银行现金类理财产品竟不能赎回-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32958},"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