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8月13日,中国联通发布半年报,旗下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
招联金融”)业绩也浮出水面。至此,包括招联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
“中银消费金融”)两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披露业绩,营收同比持平或增长,但
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疫情之下,作为客群次于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线下展
业受限、信用风险上升,加之催收业务受到复工复产和监管限制,整个上半年消费金
融行业挑战重重。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受疫情对资产质量和风险拨备的影响,以及部分头部消费金
融公司履行普惠金融责任,适度降低利息让利,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明显。
两头部公司净利均下滑
业界对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业绩下滑已有预期。
中国联通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招联金融营业收入60.23亿元,较
2019年同期的46.06亿元增长30.76%;净利润5.78亿元,较20
19年同期的7.1亿元减少18.56%。截至2020年6月30日,招联消费
金融总资产920.76亿元,较年初减少6.2亿元;净资产99.38亿元,较
年初增加5.78亿元。
实际上,这也是招联金融自2015年成立以来出现的首次净利下滑。
无独有偶。7月末,股东方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的2020年半年
报,也披露了其参股公司中银消费金融的上半年财务情况。数据显示,中银消费金融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净利润1.01亿元。由于此前中银消费金融没
有披露过2019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如果以2019年整年数据推算,其上半年净
利润也是出于下滑的态势。
据了解,中银消费金融2019年全年营收43.15亿元,净利润6.59亿
元。这也意味着该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亿元占其去年全年营收的
49.4%,基本持平,而上半年净利润仅达去年全年净利润的15.32%。
疫情冲击显而易见
实际上,疫情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已在业界预期之内。
“疫情直接冲击了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在内的整个消费
信贷市场,全行业遭受重创。”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在新冠肺炎
疫情“黑天鹅”影响之下,招联金融上半年取得这份成绩单颇为难得,个别指标虽有
所下滑,但在同业中仍然保持领先。
中银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今年1~6月,公司累计营业收入与去年
同期基本持平。但受疫情对资产质量和风险拨备的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明显。未来
公司将根据疫情常态化下的客户需求、场景生态变化、收益与风险表现,优化产品投
放的规模结构与期限配置,加强自主风控理念,加快转型步伐,深耕场景类业务。
此前,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疫情对消费金融公司
有不小影响,包括线下实体消费,餐饮、旅行、食品零售等都受到影响,而基于场景
的消费金融的线下交易额会下降,同时贷后管理迎来挑战,短期风险上升。
董希淼分析,疫情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冲击直接体现在规模、风险、利润三个方面
。一是因客户消费意愿、消费能力遭受重创,客户短期消费需求下降,信贷规模必然
受到影响;二是客户收入来源下降,主动还款能力下降,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增加,资
产管控难度加大,资产质量进一步承压;三是金融机构为抵御坏账风险,主动增加拨
备计提,则会影响利润增长。
董希淼认为,应客观看待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机构造成的影响,不能只看
某个指标或数据,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整体净利均有所下滑。除了上述原因,
一些消费金融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相关费用、延期还
本付息等措施让利实体经济。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