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精准扶贫既要解决“就业” 更要解决“产业”

05/27
2020
来源
同花顺网
分享
5月2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谈道精准扶贫既要解决“就业”,更要解决“产业”。而近些年大热的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技术。 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中国听障人数有7200万人。另有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视障人数有1731万人。扶贫工作中如何保障一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更好的生活? 刘庆峰认为,脱贫攻坚工作,首先离不开技术扶贫。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盲人听得见文字,让聋人看得见声音’。”刘庆峰介绍,科大讯飞的“三声有幸”扶贫计划,对特殊人群,开发团队投入技术、服务等资源达2000万元,免费为视障、听障等公益人群在阅读、聊天、社交等场景提供超过5000万次/日的语音服务,累计支持1000多家开发无障碍应用的创业团队。 人工智能甚至能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稳定收入,达到“就业扶贫”的目的。刘庆峰介绍,今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设立“大方天河科大讯飞智慧扶贫车间”,通过为大方县提供贵州方言标注、图片识别OCR标注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机会,让当地人通过培训,就可以用一台电脑实现数据标注,正式上岗后足不出户就能有稳定收入,以当地人带动当地人就业的方式,帮助大方县更多人学习技能实现长久脱贫。 人工智能除了在就业中发挥作用外,在教育、医疗领域的脱贫工作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刘庆峰表示,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普惠基层医疗,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已累计提供辅助诊疗服务3300万人次。覆盖近百县区,1200多个乡镇级医疗机构,12000多个村级医疗机构,做到“医疗扶贫”。 而在教育和推普方面,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不但能够帮助偏远山区的乡村教育,实现“因材施教”,达到“教育扶贫”。还能够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推广普通话。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更好地实现了“技术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推普脱贫”。为此,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是国家新基建战略的主力军,也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帮助基层群众全面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82973","PageTitle":"精准扶贫既要解决“就业” 更要解决“产业”-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82973},"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