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核电装机快速增长,自主先进核电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核能科技创新能力及安全性和经济性持续提高。从自主创新到产业应用,再到竞争力提升,核电产业迎来做大做强的“窗口期”。
王寿君认为,数字化是保证核工业安全高效建设、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仪控则是数字化的核心,是核工业的大脑神经控制中枢,对核工业安全高效运行和核安全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包括投运核电机组在内的核工业数字化仪控,仍以国外进口品牌为主。在建、拟建的核电机组仪控国产化工作虽已迈出一大步,但核心技术较国外先进技术仍有差距,特别是中高端芯片、仪器仪表、分析仪表等关键部件仍为进口品牌,核心的数据库技术、核心算法和安全管控软件也一定程度上依赖国外。
核电机组平均寿命一般为60年,仪控设备平均寿命约为15年,对现役运行核电机组数字化仪控改造的任务紧迫且繁重。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对核工业产业链造成一定影响。上述因素,均在倒逼我国核仪控的安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进程。
王寿君表示,根据“新基建”战略布局,其范围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正是我国核工业走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核工业新基建”发展恰逢其时,更需要快马加鞭。
王寿君呼吁,历经多年积累,我国制造业,特别是仪控行业的研发和制造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具备推进核工业数字化和装备国产化的基本条件。建议相关部门能对核工业数字化产业提供政策支持,促进核工业实现先进数字化转型;依托国家重大专项设立专项资金,研发核工业数字化产品。
[33]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