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谁都能转行“卖保险”?门槛提高

05/20
2020
来源
新浪财经
分享
近年来,“卖保险”成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饭碗”。国内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不错的收入诱惑等,成为不少人趋之若鹜、纷纷入行的考量因素。同时,保险公司发 力增员也助推了这一潮流。 5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落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 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 理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加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保险机 构对从业人员管理的主体责任,明确销售能力分级的监管要求,加强对保险从业人员 的管理。业内人士认为,两通知出台意味着,“卖保险”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但优 秀从业人员或迎来更宽广的职业前景。 行业转型需要 近年来,保险从业人员快速增长,目前仅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就达900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行业从业人员众多,过去主要依靠数量,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虽然依靠数量 给中国寿险业带来快速成长,但由量到质发展转型是行业发展的要求,销售人员将从 过去关系主导型,如像亲戚朋友推销,转向更多的依靠专业和服务。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正在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保险消费 需求正在升级深化,从业人员作为保险业的重要参与者,应当且必须对其实施更加有 力有效的管理,才能使之更加适应行业发展新要求和老百姓保险消费新需求。从业人 员直接面对保险消费者从事保险销售、咨询等服务,其素质水平、诚信状况直接关系 到保险消费者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保险行业形象。 2019年,银保监会开展了保险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清核工作。从清核情况看,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进大出等问题较为突出。 某保险人士表示,目前我国保险业正经历转型期,过去“跑马圈地、野蛮增长” 已不适用于当今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市场的保险需求走向多元化、复杂化,从业 人员管理及素质也须与之适应。 更高的门槛 两通知紧扣保险机构主体责任,明确了保险机构对从业人员从入职到离职的全流 程、全环节管理要求和标准。按照新规,这种主体责任体现在加强战略统筹、严格招 录管理、严格培训管理、严格资质管理、严格从业管理、夯实基础管理、严格监管监 督等方面。 健全管理架构体系、杜绝销售人员“带病”入岗、持续提升销售人员职业素养、 建设销售人员销售能力分级体系、建立销售人员队伍诚信体系、持续治理销售人员数 据质量、依法严厉处罚和严肃责任追究等,是新规给保险机构提出的重点任务。 “接下来门槛更高了。从业人员严格准入,岗前有培训,还有持续的在职教育, 建立分级体系,销售产品多少和能力挂钩,建立诚信体系等几大方面,均指向更高的 门槛和更高的要求。”朱俊生说。 销售能力分级 明确销售能力分级是本次新规的重要看点。新规指出,支持保险行业自律组织发 挥平台优势,推动销售人员销售能力分级工作。保险公司应严格保险产品销售授权管 理,综合考察销售人员从业年限、保险知识、学历状况、诚信记录等情况,区分销售 能力资质实行差别授权。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规定,意味着高资质销售人员在取得监管机构的资格许可后 ,可以将销售领域拓展到更多金融产品,为其朝专业综合金融销售人员转型敞开了大 门。 “从保险业角度来看,做得比较好的营销员,有机会销售更多产品,获得更大的 发展空间;从整个金融业角度来讲,未来可能还会做一些拓展,比方说保险销售人员 经过监管部门认证后,不仅可以销售保险产品,也许可以同时销售其他的金融产品, 有金融规划师这样一个概念。”朱俊生分析。 他补充说:“其实客户不仅关注保险,还关注整个家庭资产的配置。所以如果未 来做这样一个分级管理,让一些能力比较强的业务员经过认证后,可以从事整个家庭 资产配置方面的咨询、建议和规划,可以让一些优秀营销员的职业前景变得更加宽广 。”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87441","PageTitle":"谁都能转行“卖保险”?门槛提高-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87441},"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 选不选LPR?房贷利率换锚期限将至各行调整时间不同-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选不选LPR?房贷利率换锚期限将至各行调整时间不同

08/14
2020
来源
中证网
分享
日前调研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当前各银行房贷利率“换锚”节奏不一:部分大行 选择8月25日起统一为客户调整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部分小银行 则在5月底或即将在8月21日晚间为客户统一转换。对于客户而言,选择固定利率 或LPR定价也有自身考量,通常与贷款年限、贷款余额及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有 关。 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LPR有进一步下行空间,这有助于带动房贷利率下调。 各行调整时间不同 日前,多家国有大行公告称,将于8月25日起对批量转换范围内的个人住房贷 款,按照转换规则,统一调整为LPR定价方式。若客户不接受批量转换,可于一定 日期前自主转换;批量转换完成后,如果客户对转换结果有异议,可于2020年1 2月31日(含)前自助转回或协商处理。 据记者了解,早在今年5月底,已有农商行为客户统一调整为LPR定价方式。 某农商行客户经理表示:“我们给客户都发了短信通知,如选择固定利率,可在8月 31日前自行修改。”还有一些中小银行则选择在8月21日晚间为客户进行统一转 换。 离房贷定价基准转换最后期限渐近,多位银行网点客户经理表示,对于房贷利率 究竟是选择LPR定价还是固定利率,客户们都有自己的考量。 一位国有大行支行人士表示:“我们支行的房贷客户基本都转成LPR定价。” 另一家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则表示,选择固定利率和转成LPR定价的客户都有, 主要与客户贷款时间早晚、贷款余额多少及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有关。选择固定利 率的客户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贷款时间较早,当时利率较低,且部分客户享受 了8折、9折等优惠;二是有些客户本身贷款金额不高或所需还款余额不多;三是部 分客户预期未来经济上行后,利率也会随之上浮,担心选择LPR定价会承受不起加 点部分。而选择转换LPR的客户一般是贷款时利率较高,且预期之后利率仍将下行 的客户。 二者各有千秋 当前,仍有部分客户尚未在固定利率和LPR之间做出选择,究竟哪种方式更为 划算? 一家国有大行北京某支行的房贷经理表示,转换与否问题并不大,即使不自主转 换,后期也会批量转换;如果“被”批量转换,年底之前有问题也可以找银行协商。 “关键还是客户对于未来利率走势的看法,无论是否转换成LPR定价,银行都会辅 助客户办理相关手续,但不方便提出具体建议。” 另一位银行人士则已推荐多位亲友选择转换为LPR定价,他认为未来20年房 贷利率大概率下行,采用与市场挂钩的LPR定价方式可能会降低房贷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如果客户在按揭还款期 间,能够确保收入比较稳定,可以考虑固定利率还款的形式,这样可以方便安排其他 的支出;如果每个月的收入与市场利率变化有一定关系,比如个人投资比较多,可以 考虑选择LPR定价。 LPR仍有下行空间 未来LPR是否仍有下行空间?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最新一期7月20日的LPR虽然没有下调,但至少保持了低息水平。这说明利率 政策具有定力。预计下半年LPR有进一步下行空间,这有助于带动房贷利率的下调 ,但下半年LPR的下降空间在减小。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认为,LPR下行将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主要驱动因素为央行降准、银行降低负债成本、MLF利率下行等。另外,需要考虑 银行不良率滞后的影响。综合考虑国内宏观经济表现及以上这些因素,下半年LPR 预计下行空间为10个至15个基点。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44155","PageTitle":"选不选LPR?房贷利率换锚期限将至各行调整时间不同-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44155},"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 基石、康宁杰瑞、信达、广生堂……ASCO之中国药企业来了-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 | 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际宏观 > 正文

基石、康宁杰瑞、信达、广生堂……ASCO之中国药企业来了

05/27
2020
来源
生物谷
分享
每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即将在本周五迎来盛大开幕,正在进入最后一周倒计时,不少中国公司纷纷预告他们的创新产品即将在这场年度盛会上登台。我们罗列部分中国公司,如基石药业、康宁杰瑞、信达生物、广生堂、亚虹医药、石药集团、先声药业等,看看他们即将带来哪些创新在研药物。 1.基石药业:PD-L1抗体CS1001 5月25日,基石药业宣布将在ASCO年会上,以摘要的形式公布其PD-L1单克隆抗体CS1001的CS1001-101研究最新数据。这是一项CS1001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1b期队列的疗效验证(PoC)研究,分别入组21例非鳞NSCLC和20例鳞状NSCLC两队列患者。 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7月1日,两队列中各有10例患者达到了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7.6%(非鳞)和58.8%(鳞状)。由于中位随访时间较短,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和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mPFS)均未达到。在安全性方面,在非鳞NSCLC队列,18例患者报告了CS1001相关不良反应(AE),在鳞状NSCLC队列,18例患者报告了CS1001相关AE。 “这项研究是中国首个同时涵盖鳞状NSCLC和非鳞NSCLC两种亚型的3期一线临床研究。随着1b期ORR和PFS等数据的逐渐成熟,我们有信心也非常期待3研究的结果。”基石药业首席医学官杨建新博士表示,最新数据再次支持CS1001联合化疗在晚期一线NSCLC的探索,相关3期研究的主要结果预计会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公布。 作为一种全人源全长抗PD-L1单克隆抗体,CS1001是一种最接近人体的天然G型免疫球蛋白4(IgG4)单抗药物。目前,该产品正在进行多项临床研究,除了一项美国桥接性1期研究外,在中国,CS1001正针对多个癌种开展一项多臂1b期研究,两项注册性2期研究和四项分别在三、四期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的3期注册临床研究。 2.康宁杰瑞:PD-L1抗体KN035 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皮下注射PD-L1抗体KN035,也将在本次ASCO公布两项研究数据,分别是:KN035单药在中国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肿瘤/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晚期实体瘤的关键临床数据,以及KN035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G/GEJ)肿瘤中2期临床结果。 在单药治疗中,研究纳入来自中国25个中心的103名MSI-H / dMMR晚期癌症患者。结果显示,PEPi人群中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30%,80%的缓解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持续。既往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54.2%,84.6%的缓解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持续。总体人群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34.0%,85.7%的缓解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持续。PEPi和总体人群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为6.6个月。 联合治疗中,探索了KN035联合FOLFOX作为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肿瘤一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共15名患者疗效可评估。确认的ORR为60%,中位缓解时间(DOR)未达到,中位PFS为6.8个月。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为100%(所有级别)和73.3%(3-4级)。最常见的3-4级TE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及血小板紊乱。 KN035是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PD-L1单域抗体Fc的融合蛋白,基于此独特设计,在安全性、方便性、依从性方面具有优势,可用于不适合静脉输液的患者,同时具有较低的医疗成本。目前与思路迪合作在中国、美国和日本针对多个肿瘤适应症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多个适应症已进入注册/3期临床,计划2020年进行中国药品注册申报。此外,KN035还获得美国FDA的晚期胆道癌孤儿药资格认定。 3.信达生物:PD-1/PD-L1双抗IBI318 根据信达生物公告,其将在今年ASCO上通过壁报及在线发表等方式公布七项临床研究的关键数据。其中一项为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重组全人源抗程序性双特异性抗体(研发代号:IBI318)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1a期临床试验。 在该研究中,15个晚期/复发性的实体瘤或者血液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同的给药量。结果显示,IBI318有很好的耐受性,0.3mg~300mg的治疗组在没有发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其中11个患者出现发热和输液相关的反应,在300mg治疗组有一个患者出现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G2关节炎)。在接受≥10mg用药量的9名患者中,有3位患者获得部分缓解。研究中由于疾病进展和不良事件,共有10位患者终止治疗。结论显示,IBI318的安全性良好,在一些患者中的也看到了治疗效果。目前,该研究600mg高剂量用药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4.广生堂:c-MET抑制剂GST-HG161 GST-HG161是一种口服的新型高效、高选择性的c-Met抑制剂,在临床前的模型中显示出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并具有非常理想的口服给药特性。根据公告,它是目前已披露药效研究结果的同靶标在研药物中潜在药效最好的(Potentially Best in class)靶向药物。它在3种c-Met高表达动物模型中药效良好,且能做到一天一次给药,具有较好的成药性和临床开发价值。 此次亮相ASCO的是一项开放标签、单中心、剂量递增和扩展的1期研究数据。截至报道日,6例患者(结直肠癌2例、胃癌1例、非小细胞肺癌1例、肝癌1例、胆管癌1例)被纳入到3个剂量组,分别是60mg、150mg和300mg。其中4例患者由于进行性疾病和不良事件,在今年2月停止了GST-HG161治疗;2例300mg剂量组的患者仍在持续治疗中。 安全性方面,4例患者显示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2级及以上不良事件。1例60mg剂量组患者在单次给药后出现DLT,无症状的3级脂肪酶升高。到目前为止,没有其他患者再次出现脂肪酶和淀粉酶升高。结论提示,GST-HG161在研究患者中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研究将继续剂量递增至900mg剂量组。 据悉,GST-HG161将首先在中国先后开展MET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肠癌等领域临床研究,积极探索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5.亚虹医药:MetAP2抑制剂APL-1202 亚虹医药也在同日宣布将在ASCO上公布其在美国开展的APL-1202 1b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数据。这一新药将用于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根据公告,它是目前国际上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口服、可逆性甲硫氨酸氨基肽酶Ⅱ型(MetAP2)抑制剂。 这项1b期临床试验评估了口服APL-1202与卡介苗(BCG)膀胱灌注联用的耐受性和药代特征。既往接受过1个BCG诱导灌注疗程,计划接受另一个BCG诱导灌注疗程或者维持灌注疗程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同时接受12周的APL-1202。 试验结果表明,口服APL-1202与接受BCG诱导灌注或维持灌注的高危复发NMIBC患者联合给药12周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单独或与BCG联用后,在稳态下APL-1202显示出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据Globocan 2018报道,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最常见的癌症,每年新发病人54.9万例,死亡20万例,其中75%-85%为NMIBC。目前灌注治疗失败复发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尚没有任何口服药物批准上市。据悉,亚虹医药正在积极开展一项全球研发计划,目标是给中国以外的NMIBC患者提供APL-1202的治疗。 6.石药集团:PEG-rhG-CSF注射液津优力 根据石药集团公告,旗下产品津优力是中国第一个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 注射液。获批适应症为: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抗肿瘤药治疗时,在可能发生有临床意义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骨髓抑制时,使用本品以降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的感染发生率。 今年,该产品5篇相关摘要被ASCO年会收录。根据石药公告,津优力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国唯一、首个长效G-CSF在儿童药代动力学领域证据。结果表明:津优力在儿童ALL患者体内清除机制与成人一致,均符合中性粒细胞介导清除。津优力对接受CAM化疗的儿童ALL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相比,津优力在每个化疗周期仅需要使用一次,更适合儿科患者。 另外4项研究结果分别是:(一)津优力可有效降低淋巴瘤患者化疗后FN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初级预防显着优于次级预防;(二)对比rhG-CSF,预防性使用津优力可以显着降低淋巴瘤患者化疗中FN的发生率、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化疗延迟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三)预防性给与津优力对降低乳腺癌者化疗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FN的风险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良好;(四)津优力可有效降低接受EC方案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维持相对剂量强度,保障化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7.先声药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根据先声药业公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血管内皮抑制素类抗血管药物,同时拥有中国和美国专利。本次入选ASCO年会的两项临床研究分别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紫杉醇和奈达铂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的2期临床研究,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2期临床研究。 ESCC研究一共入组53例受试者。截止分析时,50例受试者可评估疗效,21例受试者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14例疾病稳定,客观缓解率为42%,疾病控制率为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1个月和13.2个月。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和厌食。 乳腺癌研究在3个研究中心入组了40名女性受试者,其中31例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9例为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在30例具有可测量病灶的受试者中,12例受试者的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客观缓解率为40%,疾病控制率为83%。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受试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5%,二线及以上治疗的受试者的客观缓解率为27%。对于TNBC和HR+乳腺癌受试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6%和17%。研究中观察到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恩度自上市以来,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浆膜腔积液、黑色素瘤、骨肉瘤、鼻咽癌、食管癌等多瘤种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不断被证实。 [19]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82700","PageTitle":"基石、康宁杰瑞、信达、广生堂……ASCO之中国药企业来了-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82700},"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