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人民银行:巧用金融资源撬动产业扶贫

10/21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决胜全面小康作出的重要指示。这些年,我们一直围绕黄花种 植做文章,有效带动了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人民银行山西省大同市云州支行扶贫干 部小王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帮扶经”。 山西大同:“黄花金融”开出致富花 自明朝以来,山西大同就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然而,要把黄花变成致富花 ,就必须巧用金融资源,加快推进黄花产业发展。为此,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 云州支行牵头成立了金融支持黄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黄花金融”也成为云州区委 书记亲自挂帅的“一把手”工程。 “黄花产业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如果没有金融和政策扶持,很难做大做强。”小 王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为我们细数了当地的多项支持政策。 为解除黄花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云州区政府转发了人民银行大同县支行(现已更 名为云州支行)关于金融支持黄花产业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能贷尽 贷”。 目前,云州区农村信用联社利用扶贫再贷款发放黄花产业扶贫贷款达1.47亿 元,支持黄花种植4万亩,扶持农户1386户、相关企业和商户20家。当地农业 银行还专门推出“黄花e贷”。采取“一次授信,随用随贷随还”的方式,截至20 20年7月末,为205户黄花种植户发放贷款750多万元,支持黄花种植375 0余亩。 有了启动资金,农民种植黄花还有一重顾虑——靠天吃饭的农业,如何应对风险 ?为此,当地专门推出“黄花种植险”,4家保险公司共为黄花产业承保10.52 万亩,保额5.76亿元,大大调动了农户规模种植黄花的积极性。 在金融部门支持下,目前,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达17万亩,盛产期黄花7万亩 ,产值达7亿元,人均增收3500元。大同黄花也凭借其一流品质和较高经济价值 成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致富花。小王介绍说:“这条黄花产业链惠及33000 余人,全区85%的贫困人口因此脱贫。” 四川阿坝:“红毛五加”治病更治贫 与山西大同相似,全国多地都进行“金融+产业”的扶贫探索。 “嘎茸村位于黑水县东部,平均海拔3200米,属典型的高半山区,村资源相 当匮乏,土地经济效益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刚一见面,人民银行阿坝 州中心支行的定点帮扶村干部就跟我们唠了起来,“嘎茸村海拔高,许多农作物无法 生长,蓄养牲畜也很难,后来我们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研究,在统筹考虑农作 物生长习性、发展规模、经济效益等多个因素情况下,最终选定了药材‘红毛五加’ 。” 尽管如此,项目刚开始就遇到了很多挫折。据当地人介绍,2017年,嘎茸村 整理撂荒地150亩移栽野生红毛五加皮,但因缺乏科技支撑,成活率很低。 针对这一困境,人民银行阿坝中支积极寻求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古锐博士团队开展 技术合作,通过“母本园培育实生苗+大棚培育扦插苗+大田种植成熟苗+致富带头 人示范种植”的方式,形成一整套高效育苗技术,推广林下抚育种植70亩红毛五加 皮,收入可达每亩2000元。2020年4月,又引进“育苗杯+无菌土”培育模 式,目前已培育66000余株红毛五加苗木。 培育、种植都离不开资金。为此,人民银行阿坝中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该村“ 红毛五加”产业输血,推动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8万元、普通小额贷款87万元。 此外,两次共协调财政资金130万元,用于加大支持嘎茸村等特色产业发展。 而今,嘎茸村已经通过红毛五加育苗基地辐射带动了洛多乡附近高半山村发展道 地药材种植产业。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在金融支持下,嘎茸村闯出了一条以 红毛五加药材种植项目为依托的持续增收好路子,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8 000元。 “‘红毛五加’这种药材不仅治病,更治穷。”农民张顺宝感慨道,“能有这么 好的收入,全靠银行和保险帮忙。” 辽宁北票:“1+4”产业扶贫模式闯出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 每到年底,辽宁北票市东官营镇炮手营村“1+4”项目分红现场都热闹非凡, 建档立卡贫困户们拿着项目分红资金喜笑颜开。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大哥说:“我 们每年都能拿到1500元的分红,日子越过越好。” 他正是“1+4”扶贫模式的受益者。2016年,他在镇政府的鼓励下加入了 宏发公司的肉鸡养殖合作社,每年都有固定的分红收益。 就在几年前,北票还是一个省级贫困县,有103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 1.8万户、3.9万人。当地政府整合利用国家扶贫政策、信贷政策和产业扶植政 策,探索“1+4”产业扶贫模式,闯出了一条金融精准脱贫新路。 “1”是指政府牵头主导,“4”是指参与运行的扶贫企业、金融机构、专业合 作社和贫困户。具体而言,就是政府设立扶贫风险补偿基金,金融机构投放农户扶贫 贷款,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利用信贷资金投资入股,企业按农户投资额的10%分红返 利,增加贫困户收入,培植贫困户长期收入来源,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截至2019年末,当地金融机构对开展“1+4”产业扶贫模式的企业投入贷款1 1280万元,企业分红1874万元,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6万户,覆 盖面达97.78%。 这一模式不是单纯的让利,企业也同样享受到了发展红利。如今,宏发公司已建 成高标准扶贫养殖农场25个,年产值由2015年的13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 32亿元,在全省“百强”民营企业中排名第65位。 “脱贫才是第一步,而奔小康的路还很长。”人民银行朝阳市中支有关负责人表 示,会继续沿着产业扶贫这条路走下去,进一步强化金融精准扶贫,探索更多的产业 扶贫模式和与之配套的金融产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9474","PageTitle":"人民银行:巧用金融资源撬动产业扶贫-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19474},"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